EN
乘改革之风 圆筑梦之旅
  • 发布时间:2024-11-30
  • 作者:石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华东公司苍泰项目石磊。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乘改革之风 圆筑梦之旅》。

在准备这次比赛的时候,我恍然发现,现在是6月份了,又是一年毕业季,就在两年前的今天我走出校门,进入华东公司,成为一名测量员。从那时起,扛仪器、跑现场、测数据,就成了我的日常。

起初,不少同事和我说,技术岗上升路径窄,晋升空间有限。我彷徨地寻找答案,结果答案却惊人的一致——只有努力成为项目经理,未来才是一片坦途。但通往项目经理的路,道阻且长,很多前辈把头顶熬秃了,也没能熬到这个位置。尽管有些迷茫,但我还是坚持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年轻人,总要怀揣着梦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半年前,我参加业主举办的“学习二十大,展现新作为”宣讲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项目争得了荣誉。不久后,我被调岗到办公室工作,大家都认为我的发展空间似乎变得更宽了一些。

起初,我以为工作调整是因为这个小小的成绩。但现在看来,这更得益于公司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给我们年轻人创造了更广阔的锤炼机会。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华东公司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催化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惠及到我身边很多人。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张靖皋长江大桥项目经理南进江,几年的时间从项目合约副经理到项目经理,再到华东区域副经理,实现“三连跳”。史丹丹,从项目办公室员工到项目办公室主任,再到华东公司项目上第一位“女书记”,因为改革,他们的不可能成为了现实。

改革,就是要真抓实干,“段百万就是最好的例子“段百万”本名段卫旭,曾担任飞云江项目办公室主任、项目书记,工作期间得到业主单位的大力认可,项目结束时,恰逢公司推出属地化经营战略,实施加密经营机构改革,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展现出在开发方面的突出优势,助力公司中标永宁大桥项目,为中交路建桥梁建设领域业绩再添新彩,他则成为获得公司百万元开发奖的第一人。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公司人尽其才改革制度落地生花,看到激励政策从文件落实到口袋,看到改革正在实现员工与公司“双赢”目标。

在实施“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三项制度改革进程中,也推动了公司先进榜样的选拔。十四载海上作业从不喊苦不惧风雨、敢于担当的石宏,以实干业绩为基,成长为中交集团最年轻的劳模。如今,他正在永宁大桥项目续写更多热血新篇章。不断解锁新工艺、新技法,勇于破题、善于解题的刘钊,以精益求精为基,成长为中交最美科技工作者、浦东工匠。如今,他正在向拥有六个“世界之最”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发起新的挑战。剪去长发,走进大山,奋斗一线的王璐,凭借着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从项目技术员成长为公司首个女工区长。如今,她正继续在层峦叠嶂的九绵高速项目践行“交通强国,建设有我”的铮铮誓言。他们,让我看见了大有可为的美好明天,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奋斗正当时,未来诚可期”!

改革,牵住了“牛鼻子”,公司也迈开了“新步子”。三年来,公司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斩获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诸多国家级荣誉。2021年,公司中标合同额站上百亿新高点,中标城市项目新签合同额近70亿元,累计中标71个项目,经营规模实现了新的突破。

风起潮涌,浪至海阔。华东公司将以更高站位、更强责任、更大力度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为交通强国建设扛起应有的担当!我,作为一名中交员工,奉献青春的热忱已被榜样的力量点燃,追逐梦想的道路已被因时而变的改革点亮。让我们带着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的深情厚望同公司一起乘改革之风,圆筑梦之旅,破时代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