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一汪清水路,铺筑世奥情——延崇高速上的匠心坚守
  • 发布时间:2021-08-02
  • 来源:南方公司
  • 作者:杨文秀

  2020年1月,2022年冬奥会交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工程——延崇高速正式通车。

  从北京市延庆区向西北方向驶去,一路上,官厅水库碧波荡漾,野鸭湖湿地公园众鸟飞翔,玉渡山和松山自然保护区传来阵阵花香,大约1个小时后,你便到达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而在几年前,你需要花费的时间是3个小时。

  当汽车行驶到妫水河前,你一定很惊讶,隧道似乎钻过河道,穿水而过,回头再望,两岸间只有清流涌淌。这里,就是中交路建承建的北方地区“首次以隧道形式下穿现状河道”的高速公路工程——妫水河隧道。

  受命攻坚:迎难直上彰显中交精神

  2015年,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张家口为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主办城市。为兑现申奥时做出的“场馆间转场交通时间在1小时内”的庄严承诺,交通部运输部与京、冀两省市共同开启了延崇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此外,延崇高速还承担着2019年北京世园会的交通保障使命。

  妫水河隧道作为延崇高速项目平原段的控制性工程,既是项目的重点,又是难点。秉承着“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企业使命,坚守“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企业精神,2016年,中交路建铆足一股劲,啃起了这块“硬骨头”。

  技术上的挑战建设者们早有心理准备,管理上的困难却让人始料未及。

  首当其冲的是外部协调问题。北京施工市场较为特殊,需施工单位办理的各项施工许可、报批备案手续较多,而延庆区同时开工的重大项目呈现“井喷”现象,当地政府及各委办局协调协助能力有限,当地村镇百姓却法律意识极高、利益需求较大,前期沟通与地方协调的巨大问题就让初入北京市场的延崇二标“发了懵”。

  与此同时,项目还要面临工期紧张的挑战。延崇二标工程体量巨大,混凝土方预计使用数量46余万方米、钢筋数量约7万吨、基坑开挖240余万立方米。项目合同工期虽为22个月,但受世园会建设工期、妫水河汛期以及国家两会等情况制约,实际有效工期压缩至14个月,骤然砍掉了三分之一。

  项目刚起步,协调问题和工期问题就像“两座大山”压了过来,整个项目部都被压得寝食难安。但任务就是命令,容不得丝毫懈怠。

  越是困难重重,越是斗志昂扬。项目迅速组建应急协调小组,专人专事专责处理协调沟通问题,定期汇总“疑难杂症”,逐一加以破解,“不怕跑断腿,就怕不敢跑”。为抢抓工期,项目重新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工程大干时有近1200名工人、100余台设备同时作业,日均浇筑混凝土1000方,相当于500平米的楼房一天要建起四层。

  项目建成后再提及这“两座大山”,大家脸上满是骄傲,“就是愚公移山嘛,下定决心埋头苦干,没有移不开的山!”

  创新引领:精益求精筑就水下坦途

  延崇高速中交路建标段需以隧道形式下穿现状河道建设高速公路,为北方地区首例,工程涉及领域、环节多而可借鉴的典型案例却极少,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河底修隧道,首先面临的就是地下水控制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地下水突涌,造成安全质量事故。为此,延崇二标做了大量的水文地质补勘、调查工作,并组织试验,收集数据,形成报告。据此,弥补了原招标设计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引入了至今还被全线同行津津乐道的“杯子内抽水模型”。

  河底隧道开挖就好比“抽取杯中的水”,过程中既要“杯底”不漏水,又要“杯顶”结实,使水不外流,整体施工设计和基坑支护结构建设是两大关键。项目将总体施工分为三个层次:先“以河为界”,根据河水的丰枯分期组织导流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再“化整为段”,根据征地及现有道路通行情况将全线分为五个施工节段;最后“攻坚克点”,将妫水河隧道分为52个施工单元,逐一击破。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项目积极引入“长螺旋旋喷搅拌桩”“双管高压旋喷桩”等新型工艺技术,成功从“顶部”到“底部”封闭“杯子”,为后续施工创造了条件。

  此外,工程防水也是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传统山地公路隧道“人穿雨衣”的防水模式,对被水“重重包围”的妫水河隧道显然不够用。延崇二标根据实际更新了地下工程防水理念,在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的基础上,将外防水卷材与结构混凝土形成一体,并在两者之间增设粘结层,经过反应形成整体,搭设出一个牢固的防水“结界”。

  2018年12月,延崇二标以98.5分的高分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从开工到完工,延崇二标在各类评比检查中屡获殊荣,多次名列前茅。正是这份精益求精铸就品质工程的匠心与初心,让隧道牢牢嵌入妫水河底,筑起这条联通两奥世园的水下坦途。

  绿色公路:生态建设守护鸟语花香

  环保要求高既是延崇二标建设的特点也是难点。

  一方面,项目线路跨越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妫水河森林公园保护区和官厅水库一级水源地保护区,若不加强环保,极有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另一方面,项目紧邻北京城区且施工区域与2019年世园会园区相距仅几百米,环保敏感区多,施工环保标准只能一提再提,绝无下降可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要是打了折扣,吃亏的就是国家和人民。延崇二标将设计、施工、修复三线合一,誓要打赢环保守卫战,守护沿途鸟语花香。设计时,坚持以低碳集约为原则,合理设置、紧凑布局,优化方案减少路基占地,节约林地资源;施工过程中,组织成立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加强现场环保工作,同时引入专业环水保检测系统,相关数据实时对接责任人,做到环保问题早发现早治理;主体施工完成后,积极开展隧道洞口等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因地制宜混植乔灌木与花卉等,与原有植被融合,形成完整的生态群落。

  时间、人力、物材,大量的成本投入其中,“有时候被逼得没办法了,牙一咬,脚一跺,还是要让位于环保”。不过,最后事实证明,这一切都值得,正如项目负责人张羽所设想的——如今“在官厅水库上游,看不到高速公路,只有妫水河的一池清水。”

  情系世奥:履约践诺不负使命担当

  2019年4月,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延庆区举办。与园址仅一墙之隔的延崇二标承担着按期建成通车,保障后勤运输的重任。

  为跑赢时间,建设者们喊出“大干一百天,打赢攻坚战”的口号,在零下十七八度的严冬里也坚持施工。为坚守阵地,项目副经理卢生远甚至在妻子生产时也没能回家看上一眼。

  2018年4月,延崇二标顺利交付隧道南岸,开始原地貌恢复与春植工作;8月,隧道主体完工;10月,标段已具备可通车条件,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8个月。2019年1月,延崇高速北京段顺利通车,为世园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后勤保障。

  伴随着世园会的圆满落幕,冬奥会接踵将至。为高质量完成冬奥会交通保障任务,项目收尾不收场,成立了专门的测试赛期间应急保障工作小组,除了主动对接相关管理单位,积极协助道路保通、清洁等服务保障工作外,还派出人员、机械设备紧密配合高速交警、路政部门对重点路段进行疫情防控与定期全面检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数月攻坚,建设者们在这里流下了难以斗量的汗水,也注入了无法抹灭的情感。中交路建延崇高速工作小组负责人孙立说出了建设者们此时朴素而诚挚的心声:“我们正主动学习冬奥会知识、接待礼仪等,希望有机会成为延崇高速交通保障的一名志愿者,为精益求精做好各项工作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项目开工至今,延崇二标已荣获包括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长城杯”金质奖在内的6项荣誉,在中国建筑施工行业唯一国家核心期刊《施工技术》发表论文1篇,获批新型实用专利2项,现仍有1项工法、2项发明专利申报受理中。

  穿山过水筑工程匠心,攻坚克难守奥世深情。再望妫水河隧道,我们看到的是延崇二标那片“我不担当与阿谁”的使命初心,那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韧劲,那番“绿水青山作画传”的发展理念,那种“振作精神下苦功”的工匠精神,正是这些可贵的品质,竖起了中交路建的工程丰碑、打响了中交路建的工程品牌,激励着中交路建建设者们奔赴向一个又一个“延崇二标”战场,为建设祖国、服务人民而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