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和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交路建海外分公司的员佳辰,今天很荣幸能够与大家一起交流思想,分享感悟,我演讲的题目是《勇当“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改革先锋》。
交通,历来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翻开路建海外画卷,我们看到一个个醒目的小红旗插在了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小红旗代表着前赴后继的路建海外人用近20年的时间参建的100余个海外项目。
2020-2022年,在新冠疫情的反复冲击下,海外工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树立”和“飘扬”旗帜之路走得格外艰难。不仅要面对所在国环境复杂、公共安全形势严峻、防疫管控难度大等困难,还面临着人才队伍紧缺,经营区域分散,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面对问题与挑战,海外分公司紧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步伐,以属地化、区域化管理凝聚海外发展动能,以科技创新提振发展信心,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良性互动,用行动和实绩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书写着海外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以属地化生根破局解题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是“一带一路”旗舰工程,中马两国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2017年,公司参建的一分部率先进场,但并未取得先发优势,产值低迷,考核不佳,系列排名始终在中下游徘徊。究其原因主要出现在“人”的问题上。疫情导致员工出国困难,作业人员严重紧缺;属地队伍专业水平有限,对中方员工依赖性过大;属地中高端人才不稳定,流失率居高不下。
诸多问题摆在面前,解决好属地化问题成为了破局的方法。项目部以申报中交集团首批党员示范岗为契机,成立了“人力资源综合协调管理团队”,用3年努力铸就了属地化实践开花结果。通过“融入当地,共同发展”的合作秘籍、“授之以渔,赋能本领”的高分秘籍、“真诚与爱,浇灌友谊”的沟通秘籍,项目整体属地化比例达到85%,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施工生产从后进生一跃成为优等生,实现了稳居领跑位的逆风翻盘。促进就业与社会责任方面彰显了央企担当,已为当地创造了一千余人次的就业机会,让“做一个项目,交一众朋友,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真正生根发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一大批属地员工已经成长为中坚力量,在关键岗位挑大梁当先锋。
以区域化布局赋能发展
柬埔寨是海外分公司深耕的重点市场,施工高峰时有10个在建项目同时施工。为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最大价值,公司综合考虑区域、国别及项目类型等特点,选取柬埔寨区域作为项目群管理推广单位。
万事开头难,项目员工起初对于这一新型组织模式表示不理解,认为区域化后管理人员数量整体减少,反而会增加个人工作量。后来,通过对标其他区域的成功管理经验,柬埔寨区域逐步理顺关系、明晰权责,形成了“资源共享、单独核算、集中考核”的区域化管理模式,实现人员、设备、资金等资源的统筹规划、统一调配,用“开源创收、降本增效”的业绩打消了项目员工的疑虑。
2021年中交路建在柬产值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牢牢占据柬埔寨市场最大施工份额。
以科技化领航闯关夺隘
科特迪瓦科科迪桥横跨阿比让科科迪湾,是法标体系难度系数最大的项目,集交通和景观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西非地区最大的斜拉桥。
面对“法标施工零经验”、“建筑外观要求极高”、“设计工程量十分庞大”这几座大山,项目技术团队秉承“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的精神,着力突破“卡脖子”的技术瓶颈,先后攻克了世界范围内首次应用的高强度白色混凝土、“人”字形空间异形塔的施工、大倾角钢筋安装等一系列难题,锚定目标步步前进。
本无铁头功,却练就了头坚于石的硬功夫,一批批勇于拓荒的路建海外人在这条充满责任,写满使命的路上,笃定前行。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在海外业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中交路建海外建设大军让柬埔寨步入“高速时代”,让马来西亚见证着“铁路腾飞”,让科特迪瓦领略“天堑通途”,在世界各个角落留下了改革者和奋斗者的足迹。改革如潮涌,后浪推前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方会是一片坦途吗?不,并不会。但是我们有信心!这信心来自于“一带一路”的大行其道;这信心来自于“海外优先”战略的落实落地;这信心来自于路建海外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气概。
当岁月轻染,当时光温润,回望几年来改革创新坚实的足迹,望一路鼓角连营!此时此刻,我愿用最美的诗、最深的情,为那些支持改革、默默付出的每一个中交路建人唱一曲激昂的赞歌。改革无止境,扬帆再出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我们坚信:唯改革者胜、唯改革者强!聚焦打造“一流基建价值链集成商”的宏伟目标,我们将以改革创造海外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