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田召召,来自华北公司四川蓬安项目,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拥抱市场化,争当高质量发展先锋》。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中华上下五千年,改革始终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2700年前,管仲改革推动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2300年前,商鞅变法奠定了强秦一扫六合的基础。4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都足以说明,改革已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时代,中交路建的精神谱系里也时刻涌动着改革创新的澎湃热潮。
在过去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最大的亮点当属市场化。集团王彤宙董事长指出,市场化是最有效、最便捷的资源配置方式,是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才的选用育留、物资的集中采购、资本金的调拨增减、装备的建造改装,任务的内部分配等等,市场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比如在劳务分包市场化改革中,只有采用公开透明的市场化方式,把最合适的资源要素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说到劳务分包市场化,不由得让我想起京剧《沙家浜·智斗》中,胡传魁的一段经典唱词:“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确,在以往,华北公司优质分包资源极为稀缺,规模扩张与既有劳务分包队伍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在劳务分包队伍的使用上捉襟见肘。优质分包队伍从哪儿找、如何培育,管控风险怎么消除、管理成本怎么压降,华北公司一直在思进中求突破,在思变中谋发展,走出了一条“引进+改造”市场化分包创新之路。
引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房建板块:公司在业务对标提升中采取与中建系统头部企业对标交流方式,对标单位给予推荐优质分包商,公司对分包单位及施工项目进行考察。另外,组织参加政府重点项目和国优等验奖项目的观摩,吸纳参建的优质分包队伍。通过充分利用区域市场资源,逐步构建起建筑施工分包四梁八柱的框架体系。公路板块:用好企业品牌形象招商,在项目分包策划期间收集信誉良好、资源丰富的分包商,邀请他们到现场踏勘,项目也派人到优质分包商开展实地考察,从源头上把好分包准入关。利用公司河南、山东等项目群特点,引进当地优质分包商,形成分包队伍进出场迅速,设备周转加快,分包商人员属地化管理局面,达到了分包管理成本逐步降低的效果。
改造: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条链”、“一只锁”、“一把尺”、“一个圆”,这是劳务分包市场化改革的四大法宝。“一条链”规范招投标事前事中各个主要节点。成立工程分包招投标小组及外部分包队伍投标领导小组,严选细筛,采取公开招标,定向邀标,通过对分包商的业绩、信誉、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按照3:1以下的通过率进行预选,在处局两级审查通过后才允许正式投标,在统一竞标文本和标准的前提下,运转正式招投标流程,最大限度的优中选优。“一只锁”,锁定劳务分包中的各项权力义务。各部门整体联动,细化工程量清单及计价规则,明确物资机械供应明细,约定质量、进度、安全奖惩、支付条款、纠纷处理及违约责任,廉政协议、安全协议、民工工资支付协议等均囊括在内,用依法合规、全面详实的劳务分包合同“锁”定劳务分包中的各项权力义务,为后续对劳务分包队伍开展管理提供契约基础。“一把尺”将劳务分包的风险消化在管理过程中。《分包商资格认证评价管理办法》、《分包商管理操作手册》及公司各部门出台的各项制度构成对分包商管理的刻度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管理、结算管理等,促进分包商优质履约。“一个圆”锚定优质供应商长期合作机制。对供应商综合实力、履约能力进行定期量化考核,梯次评分,将优质分包商按业务领域“画圆”,搭建长期合作数据库,推动实现公司分包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如果说具有相同能量的人会走到一起,那么毫无疑问这种能量一定会相互传导。劳务分包市场化改革以来,华北公司优质劳务分包队伍持续壮大,专业化劳务分包更细更精,项目整体管理能力大大提升,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充分显现。三年来共引进实力雄厚的路桥、土建、安装专业化队伍20余家,实现100%履约,0索赔,0变更。
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迈步新征程,砥砺再出发。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完美收官,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经乘势而来。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拥抱市场化,一步一个脚印加快“六化”建设,掌握发展主导权,争当中交路建高质量发展先锋,让“中国交建”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