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穿山越水 筑坦途路
  • 发布时间:2020-11-06
  • 来源:南方公司
  • 作者:郭畅、王凯

  首先,我想请问大家,你们觉得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有人说,一分钟我可以速读500-600字的故事,看5-10个精彩的广告短片,做20个仰卧起坐。还有的人说,有太多的1分钟,我无法一一计算。那么请跟随我来了解,1分钟,能在延崇二标做什么?

  塔吊将5吨重物吊起50米,调直切断机切断钢筋50根,挖土机出土3立方米,工人抹灰0.5平方米,绑扎钢筋15根,焊接2个节点,泵送混凝土0.3立方米,技术员巡查隧道40米,桩基向下钻深1米......

  每一分钟,延崇二标都在变化。

  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的建设肩负众多使命,它是京津冀一体化西北高速通道之一,是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快速交通干道,也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一条赛场联络通道。项目穿越生态保护区,既要打造品质示范工程,又要保持沿线鸟语花香,这意味着对安全环保、新技术应用提出更高建设标准。中交路建延崇二标承建的妫水河隧道就是其中的典型写照。

5fa4ee2f0a037.JPG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作为延崇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项目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合同工期由22个月压缩到14个月。在工期压力大的挑战下,既考验建设者们的效率,更考验他们的担当。

  任务就是命令。项目部重新优化施工方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工程大干时有近1200名工人,100余台设备同时作业,规模堪比一场小型战役。

  除了这些“硬核”支撑,还有“软实力”加持。建设者们加班加点、挑灯奋战,平均每月完成产值7500万元以上,日均浇筑混凝土1000方,相当于500平米的楼房一天要建起四层。为跑赢时间,建设者们更是在延庆寒冷的冬季坚持施工,他们采用综合蓄热法、暖棚法等加大对时间的利用。零下十七八度的严寒与恒温的暖棚形成鲜明反差。“一定、一定要保障混凝土是热的”,拌合站吴工千金一诺,誓言不破。

  项目副经理卢生远的妻子回忆起那段时间,觉得自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孩子出生前自己一个人抗,出生时自己一个人抗,出生后也自己一个人抗。当亲戚们开玩笑问起嫁给卢生远后悔嘛?她都会坚定的告诉大家:“不后悔,不仅是我,还有我们的孩子都会以有这样伟大的父亲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现在宝宝在幼儿园里,每次有机会看到一些大桥和隧道时,他都会非常骄傲的告诉其它小朋友,快看!这些路、桥、隧道都是我爸爸建造的,我爸可厉害了。”这些话语是多么真挚,多么有力量呀。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这群默默付出的工程人,让隧道通车提前了整整八个月!

5fa4eed4b8893.jpg

  融景于路,路景交融

  妫水河隧道是首次在北方地区高速公路设计中采用以隧道形式下穿现状河道的方案,项目线路跨越湿地自然保护区、妫河森林公园、一级水源地保护区和世园会园区,沿线生态环境极其敏感。项目建设团队明白,要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生态景观,一要靠方案设计,二要靠施工措施。

  时任延崇高速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张羽曾在会议上说过,(妫水河)隧道基坑开挖好比“抽取杯中的水”,过程中既要“杯底”不漏水,又要“杯顶”结实,使水不外流,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

  在可借鉴案例及成熟技术少的情况下,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多项新工艺应运而生,有效解决“杯底”和“杯顶”的问题,既保障了安全高效,又减少对基坑两侧环境的影响,充分践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工程与景致的交融见证了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用实际行动诉说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

  妫水河隧道,她就像像一座丰碑,凝聚了广大建设者的汗水和艰苦付出,她又像一个舞台,每一分钟都在演绎建设者们为首都建设谱写的最强音符。现在延崇高速早已顺利竣工通车,“在官厅水库上游,看不到高速公路,只有妫水河的一池清水”,项目建设者用行动兑现了他们当年的诺言。

  初心不忘,因使命在肩,穿山越水,只为筑坦途路!

5fa4eee7683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