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发布时间:2024-12-17
  • 来源:北方公司
  • 作者:苗萌奇

“路”这个字是由足和各组成。仿佛告诉我们,路在脚下,各自有各自的路。如同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中所说“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各位评委,领导、同事,大家好!我是来自北方公司的苗萌奇。今天我的演讲,就要从一条路的变革说起。

2014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孟鸿昌,来到了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北35公里的麦格苗族布依族乡麦西村。“贫穷”,一度是这里难以摆脱的标签。一座又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阻隔了外界的多姿多彩,也给新员工孟鸿昌带来了不小的心理落差。当时,北方公司承建的贵黔项目就在这个山村,村里的山路,坑坑洼洼,有的地方很陡,有的地方又很窄,真的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出村一趟简直就是难于上青天。因此,大家几乎一个月才能坐着项目部的皮卡车去邻村大集上购置一次生活用品。在这样的地方修路,给施工带来的挑战可以想象,给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生活优渥的年轻人带来的挑战同样也可以想象。那些天,孟鸿昌的心里每天至少呼喊九九八十一次“前路渺茫……”

然而让他心路发生转变的是村里的小学生小强。那些天他几乎每天早上去施工现场的路上都能碰上这位“同行者”。他矮矮的个子,背着破旧的书包,却走的步伐昂扬;他黝黑的皮肤,小脸蛋冻得通红,却笑得像太阳花一样灿烂。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早晨,孟鸿昌又一次碰到了他,孟鸿昌忍不住问他“小朋友,你这是要去哪啊?”,孩子指着远处那座雾气昭昭的高山,憨憨地说:“我要去上学。我们村没有小学,我得翻过那座高山,去隔壁村上学。”“那你每天要走多久的路才能到学校啊?”他擦了擦头发、眉毛上的冰水,说:“我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发,走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不过听爷爷说,最近村里来了很多叔叔为我们修路修隧道,等山里的路通了,我们上学就方便多了”。说完,孩子的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几公里,是孩子们每天上学往返的路程;十几公里,也是他们与希望之间的距离。孟鸿昌不禁感慨6岁孩子,走6万步山路只为上学,听着是多么的心疼。这一刻,他的心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一刻,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这一刻,他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所担负的使命;也正是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变得值得了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克服了自己的抵触心理,鼓足了工作的干劲儿,与贵黔项目全体员工并肩作战,克服地质复杂、材料运输不方便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索塔节段钢筋整体吊装施工”“350吨大跨径缆索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科技创新,贵黔项目也在3年后顺利通车。

3年,贵黔山区的蜿蜒山路蜕变成了宽敞马路;3年,贵阳和黔西行车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50分钟,沿线各县乡农产品的运输变得方便快捷;3年,北方公司在贵州中标多个项目工程,累计合同额达31.74亿;3年,孟鸿昌亲眼见证了贵州的路越来越宽,他也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成长蜕变为项目总工程师,人生的路也可谓是越走越宽……

孟鸿昌只是众多路建青年中的一员。这些年,他们,背上行囊,远离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在一根根桩基、一个个墩柱、一座座桥梁中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义无反顾投身于祖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他们,为地方修了一条条能让孩子们安全上学的希望路,一条条能为村子带来蜕变的梦想路,一条条能将村子带向富裕的幸福路;这些年,他们,以己之专,为地方架桥铺路,铺就了别人的梦想之路,铺就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也铺就了大国的腾飞之路!

近年来,北方公司紧跟国家立体综合交通网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黔中城市群建设规划,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进程中,把握新时代区域发展战略叠加释放出的产业布局发展机遇,重点关注贵州等地市政基础设施提升、三旧改造、片区综合开发、城乡安置房建设,先后参建了惠水县医院项目、贵阳小关项目、习水酒厂项目、茅台安置房项目等工程,为繁荣贫困地区经济发挥了央企担当!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直挂云帆乘风破浪!路建青年们,让我们,心中有梦,坚定信仰,勿移;眼里有光,坚守初心,勿忘脚下有路,坚决前行,勿弃!让我们,以时代的责任担当砥砺前行,以改革做桨、以创新为帆、以蜕变为己任,在奔跑中筑梦、追梦、圆梦,用青春和梦想为引领,助力路建巨轮破浪前行,书写属于我们的崭新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