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公路“三分建、七分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路况水平持续提高,对公路养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成为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交路建致力于构建集“投资、设计、施工、采购、安装、运营、检测、养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养护正是这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公司聚焦养护协同主业发展,充分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积极推动传统养护模式向专业化、智慧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目标虽远,持行必至!从2011年承接第1个养护项目,到在营养护项目20个;从80km的贵都养护,到约2600km运营规模。我们一步一脚印、一种一收获……
图1 在营养护项目(道安养护)全貌
扎实稳健,以专业化提升占有率
有人称我们是公路桥梁“医护师”,油黑顺畅的路面、雪白笔直的标线、平稳舒适的驾乘感,是我们的极致追求,通过高端养护“手术刀”,让贵隆、贵黔、道安等十余条高速“延年益寿”。也有人称我们是飞檐走壁“蜘蛛侠”,在高边坡、长下坡、临水临崖等险要路段造孔插杆、注浆挂网是我们的基本技能,为高速公路编织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有人称赞我们是抢险救援“及时雨”,今年春运期间,贵黔高速公路服务区附近突发火情,火势迅猛、情况危急,公司养护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与一路多方紧密协作,以专业和责任守护沿线“万家灯火”。也有人称赞我们是融冰除雪“铲路人”,号称世界级“桥梁博物馆”的贵州,是我们抗凝主战场,每逢大雪、寒潮、冻雨侵袭,养护团队全员在岗、闻“凝”而动、冲锋一线,及时处置受困车辆和人员,以专业实力跑出融冰除雪“加速度”。我们的身份还有很多,有时是交安“守护者”,有时是桥隧“维修工”……每一重身份的肯定,都离不开市场对我们专业实力的信赖、业绩成果的认可和全套最高等级养护资质的底气。
图2 养护人员对桥面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
图3 养护团队开展抗凝保畅工作
从检测到设计、再到施工的一揽子养护服务,让我们守住了内部市场主阵地,“边远散小”项目寸土不让,在营中交资管养护里程1902km,占据内部养护市场54%。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外部联盟合作,畅通地方养护壁垒,扩大外部市场占有率,新中标武汉新武黄立交、青山长江大桥,新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等养护项目,外部市场新签合同额占比超1/3,推动公司养护业务品牌“声名在外”。
精准发力,以智慧化增强竞争力
闯市场不易,守市场更难!要保证市场果实不丢失、不枯萎,就必须以科技为营养,不断浇灌施肥,确保已有市场成果常在常鲜。我们敏锐捕捉到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热点,聚力形成公路桥梁养护拳头产品,为智慧运维培育基础。在重庆,我们的“预警精灵”智能锥桶,依托路网管理和“北斗”系统,与高德无缝衔接,养护团队一键开启,即可实现占道作业、交通事故实时采集精准发布,提高出行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养护作业安全水平。在安徽,我们的沥青路面施工智能管控系统,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智能终端、智能传感设备实现沥青摊铺“数字化施工”,推动新扬养护项目四个月内实现人均产值790万元,展现了公司养护业务施工技术的全新高度!
图4 通过无人机对施工进展实时观测
图5 运用沥青路面施工智能管控系统进行施工
善做善成,以绿色化释放新动能
市场开拓不仅要向“科技”要产能,更要向“绿色”要效益!新形势下,我们抢抓绿色养护新机遇,探索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养护新模式。在贵州,我们依托贵都路面大修项目,成功推广“再生型沥青冷补料技术”,制备出性能优良、节能环保的再生冷补料产品。在四川,我们依托泸州项目,成功应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通过专用设备对沥青路面就地加热、翻松、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原价值就地循环再生利用。在新疆,我们依托S254沙漠公路项目——中国第3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往返于334公里之间,克服沙尘暴侵袭、网络信号覆盖不全等各项挑战,通过“沙漠公路防风固沙技术”,将养护施工与灌木、草本植物的封育保护紧密结合,以“胡杨”精神浸润着边疆的绿水青山!
图6 运用“热再生”技术进行就地摊铺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公司在养护市场的“先发优势”“底蕴优势”,守好守牢公路养护、桥梁加固、大中修等“看家本领”,推动养护业务向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升级,向“大养护”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专业领航品牌,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