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回眸·八一南昌起义
南昌,一座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城市。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新型军队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之下、忠实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颁发经毛泽东审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式样,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南昌成为人民军队“军旗升起的地方”。
党建引领·勇担建设使命
2006年,中交路建华北公司的建设者接过红色传承的接力棒,在“军旗升起的地方”,循脉而行,续写荣光。公司承建的南昌洪都——英雄大桥全长9.5公里,总投资17.6亿元,位于南昌市赣江铁路桥下游约300米处,分为南支和北支。跨越赣江南支的洪都大桥,为主跨85米+195米+85米单缆单索面双塔独柱自锚式悬索桥;跨越赣江北支的英雄大桥,为主跨109米+188米+88米独柱斜塔空间扭面背索斜拉桥,宛如“利剑”出鞘,又似一把“步枪”斜冲云霄,寓意“八一”起义打响第一枪。
建设期间,项目部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成立党员先锋队、示范岗,带领全体参建员工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攻克技术难题,打造精品工程,实现了优质履约。
2009年2月28日,历时2年半的建设,崭新的南昌洪都——英雄大桥落成使用,对于改善南昌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该桥名副其实地成为南昌市的地标性建筑。洪都大桥桥名寓意“和谐”,英雄大桥桥名寓意“进取”,后来,南昌市政府采纳市民的广泛建议,考虑到大桥的“利剑”与“步枪”的造型与“英雄”桥名相符,也与南昌大桥、八一大桥相呼应,将洪都——英雄大桥统一命名为南昌英雄大桥。
大桥的按期通车,赋予了“英雄城”的历史意义和发展的蓬勃生机,向南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并赢得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政府网等主流媒体和省市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擦亮了中交名片。
攻坚克难·彰显英雄本色
南昌起义体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精神对于建设好英雄大桥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虽然两座大桥结构新颖,桥型美观,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考验着项目建设团队。六大施工技术难点,其中三项均为国内首创,其中,英雄大桥主塔足有50层楼高,79度独柱斜塔、44:3.5的钢箱梁横高比更是创下国内之最。主梁为钢箱梁和砼箱梁的组合梁体,斜拉索施工空间扭面背索索力调节难度大,在国内斜拉桥中尚属首例。
“在英雄城建设英雄大桥,我们没有理由畏惧一切困难,我们能做的就是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艰难越担当,不断征服,不断超越。”这是当年在八一起义纪念馆主题党日活动上,全体党员集体喊出的铮铮誓言。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他们把长12米、宽44米、重达288吨的扁平钢箱梁一节一节吊装起来,精准落位。他们利用钢箱内填充混凝土的方式,有效满足了压重,达到了主缆锚固的目的。他们把索导管由空间定位转化为工厂陆地定位,根据天气变化遴选出最佳测量时间,保障定位精度误差在5毫米以内。钢箱梁合龙后,桥面标高控制在5毫米以内,轴线偏位在4毫米,均高于设计标准。
谈及最难忘的事,时任项目总工程师的阎王虎娓娓道来。原设计主塔有索区采用木内模施工,通过模型试验推算需25天才能浇筑完一节,这样下去工期、质量都将无法保障,这个“卡脖子”问题一时间成了上下关注的焦点。面对巨大的施工进度压力,没有退缩,他带领党员先锋队签下责任状,各司其职,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沟通设计,反复试验,一连48小时没合眼,最终提出用钢内模替代木内模的优化方案,仅10天即可浇筑完一节,受到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项目创新采用“塔、梁、索”同步施工法,既保证了主塔和斜拉索的受力平衡,又确保了施工安全,同时三支作业队伍同步施工“三管齐下”抹平“时间差”,大幅提高了工效。
创新创造,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或缺少智慧,而是因为缺少面对困难坚持到底的信念。有时,在梦想与成功之间需要的就是再跨出一步的勇气和坚持。也正因如此,创新创造在英雄大桥的施工现场多点开花。在塔梁固结段施工时,项目采用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开孔板加劲肋结构,即在钢板上开孔,将钢筋穿入孔内再浇筑混凝土,并通过竖向精轧直螺纹张拉,将钢板、钢筋、混凝土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三者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结构承载能力。
“斗争精神体现的是对细节把控的精益求精,在关键部位及工序施工前,我们会通过制作模型与三维动画进行模拟施工,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塔柱根部应力和节段顶部挠度,全面预判风险,及时修正相关技术参数,确保一次成优。”时任项目工程部部长的马晓兵在回忆中说道。
经过不懈努力,项目优产了《桥梁钢箱梁免吊装顶推施工工法》等3项公路工程工法,6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工程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江西省优质工程奖、中国交建优质工程奖、中交集团效能监察先进单位等殊荣,展现了中交人攻坚克难、勇者无畏、精雕细琢、开拓创新的英雄本色,在英雄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南昌英雄城,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辛探索和责任担当;滔滔赣江水,沉淀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赤胆忠诚与奋斗牺牲。中交路建华北公司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初心使命,继续为“新基建”贡献中交力量,为老区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