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这样的精神很路建!
  • 发布时间:2020-11-06
  • 来源:华北公司
  • 作者:田召召

5fa4f2bea21fe.jpg

急扣归家门,子问客何来

  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西拉沐沦河,她像一条缀满闪光宝石的飘带,蜿蜒曲折于大兴安岭之上。这里虽然美丽但却非常偏僻,2017年,一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路建人,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了完成建设任务的他们来到了这里,没有手机信号,他们自己建设基站;交通往来不便,他们干脆住在现场;快递无法送达,他们定期驱车百公里之外的县城去拿;没有条件理发,他们就是“托尼”老师……那么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路建人这样毅然决然地坚守在这里,没错,这就是爱岗敬业,爱企如家的奉献精神,这样的精神很路建!如果要给这样的精神加一个数量,168,那是丹锡项目斜拉索的数量,每一根都是那么坚韧有力。

5fa4f2e2bc59c.jpg


得鱼不自饱,辛苦为谁忙

  如果说凌晨4点的洛杉矶是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成长的时段,那么丹锡成长的时段则是全天候的。

  八月份的丹锡正是桥墩浇筑的关键时期,那段时间,我们的每顿饭几乎都是在几十米高的桥墩上吃的,一个简单的盒饭至少吃两三个小时,那不是因为吃饭慢,而是要和运送混凝土的罐车抢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技术员刘岩每次只从送来的盒饭中拿两个馒头,他说,百米高空的馒头才更甜,他也被称为馒头小伙。夜晚,在均温不超3摄氏度的施工现场,我们气定神闲、通宵达旦,对讲机里调度施工生产时坚定有力的对话,我们已经习惯。没错,这就是爬沟过坎,奋勇当先的拼搏精神,这样的精神很路建!如果要给这种精神加个高度,161米,那是丹锡项目桥墩的高度,那也是可以与群山比肩,用斜拉索担起桥梁的高度。


急笔催快尺,桥跃两岸阔

  如何使天堑变通途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加之西拉沐沦河流域厚达百米流动的风积沙地层,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造成塌孔,埋钻等事故;暴雨,低温,承台的连续浇筑举步维艰;以及极端的昼夜温差和冰层变位对桥墩墩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也在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丹锡项目的技术团队。面对诸多的难题,路建人始终坚信,自己筑路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前方。各种技术研讨会使得会议室昼夜通明。从进场至今,3篇路建技术创新成果,6项科研课题立项,8篇编制论文,11项申报专利,这是丹锡目前已交出的答卷。成绩的背后,项目技术创新团队居功至伟。树枝为笔,沙中作画,项目经理应世明,项目总工张铮,如果你在现场看到他两坐在一起,一手指着桥墩,一手拿着树枝,还在讨论着什么,那一定是画家又有了技术创新灵感。没错,这就是精益求精、以新制胜的创新精神,这样的精神很路建!它精心雕琢一流工程,它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它是中交路建高质量发展的品质标签。如果问这种精神的跨度是多少,2064米,那是从南岸到北岸横跨西拉沐沦河拥抱理想的长度。

5fa4f2fe175d7.jpg


青春在路建,定不负韶华

  让我们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到底桥梁的心跳是什么样的?我想此时大家有了答案,对,那是一颗爱岗敬业,爱企如家的奉献之心,那也是一颗爬沟过坎,奋勇争先的拼搏之心,那更是一颗精益求精,以新制胜的创新之心。没错,这样的心灵正是路建精神的一块块重要“拼图”,在丹锡项目你会感受到,在中交路建的每一处施工现场你同样会感受到,它们串联在一起,灿若繁星,挥舞着骄傲。

  我愿做这繁星中的一份子,不辜负家人期待的眼光,肩负起公司无私的信任,将拼搏的汗水浸透在中交路建这片沃土,用实干的双手弹奏一曲奋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