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伴随着盾构机发出的轰鸣声,盾构井内的盾构刀盘快速转动,中交路建承建的佛山地铁三号线3202-3标东乐路站至大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
佛山地铁三号线全长66.5公里,为贯通佛山市南北的最长线路,设置36座车站,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34座(换乘站14座)。公司承建的施工段主要土建工程为两站两区间:大良站、东乐路站、东乐路站~大良站区间、驹荣北路站~东乐路站区间。
专家论证 科学精准选型
东大区间地层分布软硬不均,淤泥质土、淤泥质粉细砂、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交替分布,且富含粘土矿物颗粒,易在刀盘旋转高温挤压条件下产生泥饼,影响掘进安全与工效,区间地层含水量丰富,承压水主要为埋藏较深、水压强度高的基岩风化裂隙水,盾构运行阻力大、安全风险高。
经过项目部多方研讨,专家二次论证,决定投入两台φ6250mm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设计时增大刀盘开口率、增加刀盘中心高压注水口、均匀设计改良剂注入口,合理设置主、被动搅拌棒,有效防止土仓中心泥饼产生;针对地质水文环境复杂情况,盾构机采用可更换式刀箱结构形式的刀具,可针对不同地质及时更换刀具配置,同时设计增加二次注浆设备,及时填补地层缝隙,有效解决了水压强度大带来的渗水、漏水、管片上浮等问题,提高掘进效率。
防控风险 强化过程管控
为减少人工拆除钢筋的危险性,降低洞门破除涌水和塌方风险,项目部决定采用玻璃纤维筋代替钢筋的地下连墙,充分利用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高,抗剪强度低特性,使刀盘可直接切削入洞。
本区间隧道周边地下管线分布密集、线路错综复杂,上方及两侧建筑物密布,穿越地层上软下硬,掘进过程中,地面沉降及周边环境变形问题难以控制。为进一步防范风险,项目部认真梳理区间盾构施工风险源,提前做好区间预加固措施及物资、人员、安全教育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过程中结合区间风险情况在盾构始发、穿越建构筑物及管线、盾构接收等各阶段制定详细掘进参数计划,并充分利用区间左线盾构先发优势,结合施工工况、监测数据、渣土取样分析等实际施工情况,动态调整盾构掘进参数,确保盾构施工安全推进。
精心组织 打造优质工程
“天佑11号”盾构机长85米,总重达580吨,于今年4月29日始发,承担东大区间右线1225.6米的隧道掘进工作;在项目部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下,佛山地铁三号线东大区间右线贯通,后续项目部将再接再厉,不断优化施工组织,细化施工工艺,强化人员配置,更加高效率、安全、优质地确保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佛山地铁三号线建成后,将是一条畅通的城市“血脉”,对进一步深化广佛同城效应,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带动沿线地区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