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系列作品9
  • 发布时间:2017-10-31
  • 来源:南方公司
  • 作者:田存

家风家训故事

写了善良、明礼行孝、责任三个方面,看能否选取一个方面深入展开,比方说父亲无言的力量或者爷爷的与人为善,用具体几个小的事例来写。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当耳边响起这首《国家》时,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这首歌写出了国与家安危与共的关系,写出了国家与人民风雨同舟的命运!正如歌词写得那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每个人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尊崇家风家训就显得的尤为重要。

善良是第一家训。“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孩童时代就朗朗上口的三字经,现在也会信手拈来。善良是母亲手中的针线,为我们缝补破损的衣袜;善良是父亲额头上的汗珠,为我们辛苦劳作明天的食粮;善良是爷爷奶奶口中的唠叨,为我们的成长之路规避崎岖和风险。善良是家庭和睦的风向标,父母是掌舵人,船长是爷爷奶奶,我们也许就是看海的观众,但是在幸福的大海上,因为善良,我们家的航船逆风而上,翱翔大海,尽情领略世间风光!所以从小,我们继承了善良的美德,与人为善,帮扶邻里,保护动物,爱护自然。“不以善小而不为,”也是爷爷常常挂在嘴边的老话,爷爷每每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说:“我是个老党员,党和政府领导好,才有了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才有大米和白面,所以要珍惜好生活,多为社会做贡献,最重要啊,是与人为善!”小的时候不理解,长大以后才觉得意味深长。步入社会以后,经历复杂多变的洗礼后,还有多少人可以保持善良的初心呢?我扪心自问,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明礼行孝与善良并驾齐驱。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我相信,礼让谦和是流淌在每一位中国人血液里的优良传统。就现代传统文明而言,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等这些积极正能量的社会风气应该发扬光大,并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让社会增添和谐光彩。我想每位妈妈都是明礼行孝的代言人,而我的母亲也不例外。打我学习写字开始,母亲常常让我在小本上写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以至于上了高中以后,我是全班第一个把《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言文背颂下来的人。释意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母亲对待亲朋好友无不礼遇亲和,对待相邻老幼无不亲善和蔼,村里人都说,爸爸娶了个好媳妇,常常念叨母亲热情大方,瓜果便要赠与他们享用。也许就是这样耳濡目染,以母亲为榜样,自小我就获得长辈和同学的喜爱。

责任和义务是第二家训。小的时候很爱看电影《蜘蛛侠》,影片中蜘蛛侠回忆外公说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当我慢慢长大,我才切身体会到责任不光是对家庭的负责,也是对道德,对社会团体的尽责,还有要勇于对自己的过失应该承担责任。然而义务往往与责任是息息相关的。简单的说义务还包括政治、经济、道德和法律义务。人们常说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父亲是个不善言谈的人,每当村里有人盖房搭灶、嫁娶设宴的时候,父亲总是早早起床去帮忙,一去就是一天,天黑才回来。偶尔带回来几颗喜糖,我们总是欢喜的不得了。父亲也会会心一笑。父亲总是用肩上的担子,手里的锄头,用汗水和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相信大家都看过,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剧中为人民发声的陈岩石革命老党员和勇于和贪腐势力斗争的侯亮平还有义正言辞的李达康书记都是履行政治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的亮点。我相信观众看后的感觉能更加清晰明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检察官,甚至是人民群众的责任心和义务是什么。父亲撑起家,我们大家共同撑起国家。

家是个有爱的地方,国家是个有大爱的地方。无论是“少年强,则中国强”还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不该忘了,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家训不能忘。学校是第二任老师,知识文化不能忘。社会团体是第三任老师,法律道德不能忘。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这三位老师,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学子的初心,谦卑恭敬,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进步有用的人。

南方公司渭武十八标  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