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我的家风家教
  • 发布时间:2021-07-15
  • 来源:华北公司纪委
  • 作者:吴才付

家,是成长的摇篮,休憩的港湾,给与我们温暖,是对我们人生影响最深的地方。家风家教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引导,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涵养。

我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在身上保存的许多优良传统和高贵品质,通过一件件日常小事,如“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我,这就是我的家风家教。

记得小时候,我和哥哥吃饭都很挑食,只吃大米饭和瘦肉,不喜欢吃包谷饭和肥肉,一旦有不合口的饭菜,就会挑三拣四,剩饭剩菜。每次洗手或洗脸时,别人只要一两碗水就解决的问题,我至少要大半盆水,还边洗边玩、四处乱洒,洗完后水龙头也不关。妈妈知道我有这些个不好的习惯,就经常不厌其烦地一再告诫我们:“勤俭节约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细水长流,吃喝不愁’,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也不能剩饭,要学会节约用水,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从那时起,我的脑子里就刻进了“勤俭节约”的意识。

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亲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小的时候,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不是逢年过节,家里很难能吃上一次肉。但是每到奶奶生日时,爸爸都会杀鸡买肉,做一顿大餐,请来亲朋好友一起给奶奶祝寿。妈妈说奶奶喜欢吃糖,每次赶集都会给奶奶买上一斤白砂糖。其实奶奶也经常舍不得吃,总是偷偷摸摸给我和哥哥吃上一点。印象中,那时候的糖真甜!后来奶奶70岁时生病了,父亲倾尽家里所有的积蓄,全力为奶奶治病。住院期间,妈妈每天都在医院守护着奶奶,喂汤喂药,直至最后,奶奶还是因病离开了我们。家里唯一的老人不在了,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为此家里足足沉寂了大半年。

从我懂事起,父亲就经常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要好学上进、以诚待人。首先要勤学,好好学习,增长知识,艺高不压身;其次是不断上进,要大胆追求进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三就是要诚实,不诚实的人,怎会让别人信任呢?别人也不会和你合作,没有合作自然你也得不到成功;最后是要善良,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学会将心比心,为别人着想,在别人有困难时主动伸把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家风和家教是中华民族延续不息的精神营养。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勤学上进、诚实善良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只要我们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汇聚起来,社会和谐就有了不竭的动力、不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