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等场馆建设项目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要充分认识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筹办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01 延崇高速(北京段)2标:
收尾不收场 打造精品冬奥工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交路建迅速组织学习宣贯,中交路建延崇高速工作小组负责人孙伟立兴奋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冬奥相关工程时指出,要抓紧开展运营服务、技术保障、安全保障等测试,及时发现不足、堵塞漏洞,提高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冬奥会期间安全高效运行积累经验、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建设的延崇高速作为冬奥会的配套设施,早在2019年初就通车了,能够提前完工,我们非常自豪。”
中交路建参建的延崇高速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道路起点位于兴延高速公路,终点在崇礼太子城赛场,全长约114.752公里。作为交通运输部和河北省的“双一号工程”,延崇高速公路是京津冀一体化西北高速通道之一,是连接北京城区、延庆新城和河北张北地区的快速交通干道。
中交路建延崇高速(北京段)2标位于延庆区内,全长2.14公里,集高速公路、市政、水务相融合,作为全线控制性节点工程的妫水河隧道是“北方地区首次以高速公路形式下穿河道”的工程,全长约2044米,采用“导流围堰+明挖法”下穿现有河道的施工方案。工程施工难度高、安全风险大、环水保要求高,工期紧张。项目团队提前谋划,精细施工,确保了项目2019年1月1日如期通车。作为2022年冬奥会一项重要交通保障工程,延崇高速建设始终备受关注。延崇高速(北京段)2标以打造品质工程、绿色工程为目标,创新施工模式,严格质量管控,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诸多新工艺、新技术,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大力推行机械化、工厂化,在强化安全质量把控的同时提升了施工效率,为按时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获得了北京市2019年度公路建设“平安工程”,北京市2019年度市政基础设施公用、公路工程结构长城杯金质奖等奖项。
延崇高速(北京段)2标虽然已经通车,但竣工验收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冬奥项目时的重要讲话,鼓舞着建设者接续奋斗。收尾不收场,项目成立了专门的春节及测试赛期间应急保障工作小组,除了主动对接延崇高速北京段相关管理单位,积极协助道路保通、道路清洁等服务保障工作外,还派出人员、机械设备紧密配合高速交警、路政部门对妫水河隧道等重点路段进行疫情防控以及定期全面检查,确保安全畅通,高质量完成冬奥会交通保障任务。孙伟立介绍说,“我们正主动学习冬奥知识、交通知识、接待礼仪等,希望有机会能成为延崇高速冬奥交通保障的一名志愿者,为精益求精做好各项筹办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延崇高速河北段GQ2标:
助力冬奥 决胜炮梁特大桥
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是2022年冬奥会北京至张家口赛区的重要通道,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品质示范工程。
中交路建承建的延崇高速河北段GQ2合同段主要工程包含炮梁特大桥、西水沟特大桥主体工程以及其他9座大中型桥梁钢结构制作和安装。项目桥梁跨径主要分为30米和40米两种,11座桥梁钢结构工程用钢量达3.3万吨,单片钢-工字组合钢梁最长为47米,累计施工架设钢-工字组合钢梁1101片,该种梁体具有自重较轻、质量安全可靠、耐久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
炮梁特大桥作为延崇高速河北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是主体标段内最长且工字钢梁数量最多的桥梁,桥长1607.75米,左右幅各13联(45跨),桥梁上部结构形式全部采用钢-混工字组合钢梁,全桥工字钢梁共计360片,用钢量高达1.1万吨,是国内首次大体量采用此结构形式的钢桥代表。
作为交通运输部和河北省的“双一号工程”,中交路建项目团队高度重视、自我加压,始终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项目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创新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比如,在钢梁设计图纸分解过程中,采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精准放样;钢板切割过程中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精确高效切割钢板,速度是普通切割设备的1.5倍;钢板焊接应用了H型龙门焊机,一人可同时进行两条焊缝焊接,极大地提高焊接效率;采用自制的专用钢板折弯机,一次折弯成型设备,只需10秒钟一块钢模板就能够基本成形,工作效率是传统设备的5倍以上;涂装车间内的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现场钢梁防腐管控的实时监控;在钢梁架设过程中,率先使用了“悬臂工字钢梁单元体吊装”技术,全面提升了钢梁吊装的进度和质量。项目团队荣获“钢梁加工制作样板工程”荣誉称号,并形成了科研课题一项,两项技术正在申报发明专利。
延崇高速GQ2标地处大山中间,天气复杂多变,夏季多暴雨,冬季多风雪,一年四季大风天气不断,每年10月中旬至来年4月底平均气温均处于零摄氏度以下。恶劣的施工环境、极端的天气状况给高墩混凝土施工,大体量钢梁运输、焊接、高空架设带来了诸多影响,大幅增加了施工安全质量管控难度。
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中交路建项目团队全力推行“超前策划、科学管控、精心施工”的管理理念,深入开展防汛、防高空坠落等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完善安全质量考核机制。据项目技术负责人吕小龙介绍,“时间一点都不能浪费,冬天钢梁焊接架设不能停!”,这是项目进入2018年冬季施工时立下的军令状。为此,项目首次采用“阳光保温棚”方式,确保钢梁冬季焊接温度不低于10℃。“阳光保温棚”由有机玻璃、钢管拼装而成,棚内设置暖风加热设备,内部温度可达25℃以上,有力保障了钢梁冬季焊接的质量。
自项目进场以来,中交路建项目团队齐心协力攻难关、克难题,项目安全生产、进度质量稳步推进,在业主组织的劳动竞赛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赢得各方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