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交路建古镇快线项目的“丁真”们
  • 发布时间:2020-11-25
  • 来源:华南公司
  • 作者:石梦琳 宋鑫

  近日,一名藏族小伙丁真,凭借着一段几秒钟的短视频爆红网络,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他迎着阳光,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许多人的心里。

  日前,藏族小伙丁真顺利签约地方国企,开始了属于他的“旅宣大使”成长之路。

  在中交路建古镇快线项目,也有一群和丁真一样淳朴的藏族小伙儿,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原生态、大自然的模样。他们就是项目支持就业援藏工作,引入的第一批“以工代训”的西藏农牧民员工,他们将开启为期3个月“边培训、边上岗”学习之旅。

5fbe0ad268e77.jpg

  阿旺坚参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外出务工意愿较大的一位。“虫草和松茸的采摘完了,天气冷了,工地也都停工了,没事做,大家都想到外面去看看。”他说。

  每年10月以后,西藏地区便进入冬季农闲时期,闲暇的村民缺少就业机会,都只能在家里“闲着”。今年9月,在广东中山与西藏工布江达两地开展的劳务合作中,村民们看到了走出去的希望。

  “终于有机会能够走出去,出来务工不仅能够缓解西藏冬眠的经济压力,也能够用学到的新技术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带着这份希冀,他们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了中山古镇项目,在这里开启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

5fbe0a5a3ccbf.jpg

  第一次外出务工

  28岁的旦增第一次离开工布江达县,走出高原,走出机场后,穿着棉衣的他们感受到了中山满满的热情,“现在的西藏零下10多度,下着雪,没想到来到了中山竟然是穿短袖,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迅速脱下棉衣的旦增说道。

  

       第一次体检

  当项目部联合中山当地医院,为西藏工友进行了抽血、血压、CT、心电图等全方位的健康检查时,对所有的设备感到好奇的他们,也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全方面的了解,过程中激动甚至盖过了那一丝紧张。

  

       第一次学会了用电焊

  喜欢钻研的阿牛次仁对项目的电焊技术十分感兴趣,在家乡常用的方式是电焊机加焊条,这边却采用氧气瓶,感觉非常的安全方便。“这次要能把这个技术学回去,那真的得省很多时间呢!”阿牛次仁兴奋地跟我们分享道。

  

       第一次在林芝市工布节日收到礼物

  农历十月一日是西藏林芝市为期10天的工布节,项目部为西藏工友准备了各种水果,“出门在外,本来以为没有人能够记得我们当地的节日,没想到这里的兄弟姐妹还能够和我们一起过节,真的非常感动。”年级最小的扎西笑着说道。

  5fbe0abebe050.jpg

       太多太多的第一次还在发生着,太多太多的惊喜还在经历着,对于这群来自工布江达县农牧民西藏小伙儿而言,外出务工既是开阔眼界的窗口,也是提升工作技能的机会,“以工代训”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一切也都是值得期待的。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中交路建古镇快线项目将继续展现中交央企担当,发挥行业扶贫优势,推进“以工代训”形式的就业扶贫,为西藏人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