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周扒皮”的勤俭记
  • 发布时间:2017-12-20
  • 来源:南方公司纪委
  • 作者:闵健

近看,岁月毫无婉约之意将一道道细纹留在周师傅的脸上,憨厚的笑容称着黝黑的肤色与周师傅的绰号“周扒皮”有些不般配。熟悉周师傅的人则毫不犹豫的肯定“周扒皮”这称号绝对配得上周师傅。

周师傅是织纳项目的一名司机,为什么不称呼其为专职司机,这要细细说道周叔如何将自己的专职司机角色拉下神坛。这里我们先说说“周扒皮”的由来,据周师傅搭载过的乘客反映,周师傅是个极其热爱大自然的好同志。有次周师傅载着小马去中心试验室送样本,小马说:“周叔,能开下空调吗,车里有点热啊。”周师傅二话没说将车窗打开了,看到小马的迟疑,他解释道:“公司刚宣讲了要低碳出行,节能环保啊。有一点热的话,咱们就吹吹自然风,借助自然的力量感受下空气动力学。”像这样节能减排的行为周师傅总是花样百出,又让大家心服口服,“周扒皮”的绰号也名副其实的落在了周师傅身上。周师傅每月的燃油里程消耗是四个司机里最少的,也无形中给其他师傅带来了比学赶超的压力。

二月的贵州风寒刺骨,周师傅汗湿夹背,T恤透着汗印,隐隐冒着热气。“周扒皮,您又从哪弄的沙袋?”“周师傅,您赶紧穿上外套,别凉着了啊!”项目部的王姐关心道,周师傅却未放慢脚步,快步走向皮卡车,将余下的几个沙袋一一扛下放在了项目部的棚子下。五月的某一天这堆沙袋被紧急用在了突如其来的暴雨天,为项目筑起了一道挡水墙,项目部的资料、设备、耗材均未受一点水渍浸泡,惊险过后人人夸赞周师傅未雨绸缪。

像这种勤俭节约的小习惯数不甚数,这种点滴的小习惯也在细细的融入惠及大家的工作生活。当勤俭成为一种习惯,大家也会受其影响。周师傅就像勤俭的移动广告牌,走到哪里会不自觉的让人检讨自己:“似乎还有节约的余地。”周师傅每次车辆外出前会提前接满一壶水,茶水室在办公楼的后面,路过办公楼便会不自觉的察看办公室的灯是否开着,顺手关灯也成了习惯。大家看到周叔的身影也会下意识的抬头检查灯有没有开,笑着说:“不好意思周叔,又让您白跑一趟了。”

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无法用数字丈量,也从未曾有人给周师傅的勤俭做过成本效应核算。周师傅的勤俭节约不是照猫画虎,周师傅不是党员却能将中央八项规定细说一二,用周叔的话说六三年挨过饿的人打心里舍不得浪费。周叔离开项目已经有三年时间,但“周扒皮”的勤俭记一直被我们这群熟识的人传颂,不禁让人感慨“优秀”的传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