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历史的见证并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去年3月,偶然看到一封泛黄的邀请函,上面清晰地印着“1984年广东顺德容奇大桥通车典礼”。这行字如同历史的注脚,让时间的卷轴倒回到那个充满干劲的建设年代。
时代印记容奇桥,珠三角市场敲门砖
41年前,德胜河上只有渡轮缓缓穿梭,如今,广珠公路已经实现了全线无渡口通车,今天人们车水马龙,用这座桥横跨容奇与大良两岸,曾经依靠渡车船的时代宣告结束。这不仅仅是一座大桥的通车,更是我们打开珠三角市场的一块敲门砖。老一辈基建人站在桥头,用汗水铺就道路,用心血开拓市场,在这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里,即后十年间,我们更是承建了广东珠海南屏大桥、惠州大桥等诸多精品工程,用一座座桥、一条条路助力并见证着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建设迅速腾飞的辉煌历程。
港澳回归新机遇,现代化交通奠基石
90年代,随着香港澳门的陆续回归,那时候我们就在思考,如何积极投身到港澳地区路和桥的建设中?港珠澳大桥的酝酿建设为珠海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了连接港澳与内地的关键纽带。我们的视野也随之更加开阔,不断拓展事业版图,在珠海,建成了当时广东省最长的公路桥梁——珠海大桥,不仅成为了西区交通的关键出口,也为珠海迈向现代化港口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珠海淇澳大桥的相继建成,更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里,我们用实际行动,积极贡献出了一份又一份坚实的交通建设强力。
世纪之交新挑战,品质工程赢赞誉
世纪之交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我们拓宽经营业态,完善产业链格局。2006年佛山东平大桥建成,这座国内首座采用三拱肋结构的大桥,荣获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等诸多奖项。即后两年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也相继建成,一系列顶尖工程的高品质完成,为我们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赞誉。
珠三角域新纪元,遍地开花展新颜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珠三角地区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们打好“十四五”稳步开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定位,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我们聚焦“大城市”“大交通”核心主业,逐步优化市场布局。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深圳设立能源公司,擦亮了中交路建“水利能源品牌”。我们持续打响“桥品牌”实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黄茅海高栏港大桥“小蛮腰”拔节生长的速度,到顺德大桥“变形金刚拎钢塔”的高度,无数次从0到1的技术迭代,赢得了科创荣誉大满贯。要想走深属地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是关键,我们深入贯彻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如此,为积极接轨深中两地“半小时跨市生活交通圈”,承建了深中跨市公交博览中心公交枢纽工程。积极践行海外优先战略,在港澳地区,稳步开拓澳门市场,实现了香港市场的零突破。
湾区筑梦四一载,匠心致远启新篇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直到今天,仍然匠心独运,精雕细琢。从第一座容奇大桥的缘起,到如今在珠三角区域承建共超过百余个项目,全覆盖广深珠等9座城市乃至港澳地区,助力区域经济建设迅速腾飞。市场竞争的激流中,我们不断破浪前行,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未知领域的勇敢跨越。我们将秉承老一辈“工程兵精神”,助力国家全力打造粤港澳地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致力于“湾区一流、全国领先”的基建强企,为全力推动中交路建“一流基建价值链集成商”实现新跨越,注入新活力,贡献新力量。湾区扎根立潮头,四十一载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