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以细微之举,铸改革之声
  • 发布时间:2024-12-17
  • 作者:周子豪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华东公司的参赛选手周子豪,我的演讲题目是《以细微之举,铸改革之声》在我的演讲开始之前我想先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改革是什么?

改革一词,最早出自唐代贞观六年的《氏族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改革,即改变与革新改革让我们过去的40年里得到十足发展。三年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改革再次成为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

那么,就先来说说我眼中的改革吧。但说实话,让我这个刚来公司不满一年的新人去谈改革,必然是不够资格的。所以在撰稿之初我采访了很多同事,有趣的是,有一项改革总能让大家津津乐道,那么就请允许我借他们口中的故事向大家分享华东公司职业发展通道--这项我认为最有温度的改革。

故事源自于最近的一场交流会,泰项目总工龚鹏鑫向新入职的员工讲述了自己刚来到华东公司时的一段经历2017年,作为高校优秀毕业生的龚鹏鑫来到华东公司,他说那会自己想的很简单,就是要去做技术,就是要当工程师但在勤勤恳恳工作学习一年后他才发现,按照公司当时的工程师序列制度,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恐怕也需要等好多年才能走上总工岗位,不仅如此,在当时倡导中层干部往项目经理职业通道发展的背景下,还有可能离自己所期望的总工岗位越来越远。

2020年,华东公司职业发展通道细则新鲜出炉,虽然这项制度在前期制定阶段因为项目类型不同、员工工作年限不同等客观原因有过不小的阻力,但公司上下对于改革的决心没有衰减,大家齐心协力找案例、做分析前前后后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攻破了“标准制定”这一卡脖子问题。当时的龚鹏鑫看到好多和自己同样期望担任总工的前辈们通过这项改革晋升了总工、拿到比项目经理还高的薪水,心里是甜甜的幸福的,是向往的他说:“我那会就疯狂给自己洗脑,我也行、我也行、我也行!我肯定能用最短的时间成为前辈们那样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龚鹏鑫凭借15项专利、7篇行业核心期刊论文和极强的工作能力成为华东公司最年轻的项目总工

朋友们故事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改革是什么?

站在公司而言,改革是尽精微而致职业发展通道只是华东公司三年改革行动中个小项目它虽小却真实,换个洋气的比喻来说,这项改革就是我们能触摸到的小而确定的幸福,苍泰高速的龚鹏鑫、疏港高速的吕丕根、仙新路过江通道的巴正一,还有许许多多的技术工作者都这一改革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这种我们拥有满满获得感和自豪感的“小确幸”激励着华东人鼓足干劲,再争上游。

作为员工而言,改革之力托起两代华东人拼搏的梦想我们能做自己擅长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让有能力者实现价值。职业发展通道改革,看似渺小却掷地有声看似简短却收效丰硕。短短三年公司已有12中层干部晋升为总工,荣获科学技术奖25项完成论文100余篇一大批年轻的技术工作者在这个最真实、最有温度的改革中,扬起奋进之帆,找到理想彼岸也让公司走出了一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朋友们,改革驱动促发展深化提升创一流新征程上,我们将接续奋斗、夯基筑台、革故鼎新,以细微之举谱就改革星火。待到长风破浪时,我们一定能坚定且自豪地说出那句话:“大河弯弯、长路漫漫,大桥终能飞架南北,天堑定将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