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最可爱的人
  • 发布时间:2018-07-19
  • 来源:华东公司
  • 作者:师欣

有人说“人民之子”雷锋战士是最善良的人,22岁因公殉职,短暂的一生中却帮助了无数的人;也有人说“电商之父”马云是最勇敢的人,他三次高考,两次创业失败,却敢想、敢做、敢为人先,最终实现了阿里巴巴帝国。而我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谁是我们舟岱大桥3标项目部最可爱的人。

“明天照常出海,请大家检查仪器和资料,早点休息”。这是一则来自测量组工作群的消息,时间是晚上十点半。这条“睡前问候”加上标点符号仅有23个字符,然而却已经持续发送了数月。自2017年

9月项目进场以来,收到这条“睡前问候”的所有测量人员,第二天凌晨五点,都会心照不宣的在项目部门口集合,准时出发。没有人知道,他们昨天晚上计算数据鏖战到几点,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每一次酣睡美梦,都是如何被闹钟惊醒。

海上作业时间紧,测量员们刚试桩平台,便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在那仅有20平米的地方,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平台条件有限,中饭和晚饭也只能靠着仅有的两个面包或者一桶泡面凑合。施工海域,水深流急,作业难度大,测量员常常为了监测一个数据,奔走于多个站点,反复讨论、调整数据,冬日的海风冰冷刺骨,穿透厚重的冲锋衣,冻得测量员们满脸通红、就连紧握全战仪的手也开始瑟瑟发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7年12月21日,东海灰鳖洋海域上首根钢护筒成功插打就位,钢护筒沉桩的精度和垂直度,均高于设计要求,为后续沉桩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顺利推进。当看着平台桩和钢护筒在测量人员的指挥下慢慢落位,大家伙心里的大石才敢放下,数不清的深夜探讨方案、清晨的睡眼朦胧、无数次的饥寒交迫,似乎都随着钢护筒的落位一起沉入了海底,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总算没有白费。

这就是舟岱大桥3标项目测量人,他们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挑战,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当然除了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测量人,踏实认真,待人温和的船员调度,同样可爱可敬。

同多数人一样,在认识船员陈叔之前,我对“船员”这一职业也知之甚少,记忆中的陈叔,一双黑色布鞋,一条深色长裤,上身穿着整洁的黄色工作服及救生衣,更为显眼的还有一双因拖拽船绳而受伤的手。船员们眼中的陈叔,做事一丝不苟,生活中待人温和,爱笑,船上简陋的住所总是被他整理的干净整洁。见到我之后,陈叔热情的带我参观船机,为我细致的讲解他的工作,还特别拿出自己的手机,给我看他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和调皮的孙子,脸上挂满了幸福。谈话间,还不时叮嘱我“一个人在外工作,一定要注意身体,下次出海记得要多穿衣服,不然会着凉……”临走时,更是将桌子上的零食悉数捧起,塞到我的衣服兜里,一定要我带走。这种场景,就犹如每次我离家时,父亲待我一般。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不仅是船员陈叔的写照,更是舟岱跨海大桥每一位建设者的心声。

还记得今年的农历春节,千家万户都进入春节回家模式时,却有一群可爱的异乡人因工作原因无法踏上归程,春节期间仍需坚守岗位,没有亲人陪伴,没有阖家团圆。他们,就是舟岱大桥3标项目的伟大建设者,我清楚的记得3号平台的一位年轻工友朋友说,“这是他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不过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会做好踏实的坚持下去。今年工期紧,许多工友都选择留守在这里,大家一起过年,也挺好的,过年嘛,就图个热闹。”话音刚落,他捏了捏手,把头转向了远方。也许他还不知道,对大部分路桥施工人员来说,在工地过新年,早已是常态。

以上就是我想讲给大家的点滴故事,这些最可爱的人的真实写照,在他们工作生活里固然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辛苦和劳累,但更多的状态却是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同事们,这—是舟岱大桥3标项目,有着全长1.6公里的海上施工线路,这里正建设着一座世界级的跨海大桥,工期紧,环境恶劣,面临等多重困难和挑战,然而却温馨的像个家,感谢有你,感谢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