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艘船,不能自航,但一锤一锤夯实了海上特大桥梁的根基;
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却一步一步走出了中交建者无疆的风采。
它就是路桥建设桩8号团队。
“路桥建设桩8号”由中交路建华东船机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属中国交建选定典型船舶,船长60m,宽27m,桩架高93米,抗风能力8级,最大桩径3.6m,最大桩重120吨。自2003年购进以来,该船先后参与东海大桥、上海长江隧桥、杭州湾大桥、金塘大桥、象山港大桥、港珠澳大桥、飞云江大桥、福平公铁两用大桥等国内多个特大型桥梁的施工作业。北到黄海,南到三亚,在中国广阔的沿海地带,都留下了它深深的足印,截止目前已累计沉桩超过1万根,首尾相连能够绕北京5环7圈多;2014年,路桥建设桩8号还被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全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秀班组,风雨历程15载,路桥建设桩8号用实打实的业绩在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
2012年,路桥建设桩8号“奉命”来到珠海参与中国“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4标钢管复合桩沉桩施工)的建造。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三角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如此浩大的工程汇集了国内外诸多顶级工程建造单位,各类先进海上施工设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刚开始周围名声赫赫的大船并没有过多在意桩8号。确实和他们比起来,桩8号太不起眼了,没有高耸入云的桩架,也没有庞然大物般的身躯,甚至只是被临时拉来赶进度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桩8号团队通过认真分析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精心钻研,合理组织,在保证沉桩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沉桩速度,平均一天一个墩的施工进度震撼了众人。起初的将信将疑变成了最终的交口称赞,桩8号用实力为自己代言。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路桥建设桩8号团队能取得如此业绩,船长自然功不可没。路桥建设桩8号的船长周利唐曾荣获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2014年度“优秀员工”及中国海事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2015年度“全国优秀船员”荣誉称号。在我们眼中,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学习。不论是参加培训班,还是自学,只要条件允许,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在工作中只要遇到新技术或者不懂的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主动去学、去问,并把学来的东西想方设法运用到沉桩施工当中,然后带着船员们一起学习,一同进步。
周利唐作为桩8号船长,不仅在技术业务上总揽全局,更有带领团队披荆斩棘的魄力。2015年,“大丰港滚装码头”与以往的施工程序完全不同,定位船与运桩船全部取消。桩要从现有码头上直接起吊,造成施工范围空间大幅缩小,锚位距离不足等诸多不利条件,而大丰港所处海域风大浪急的特点更是雪上加霜。遇到这种难啃的“硬骨头”,周利唐从未想过放弃,而是和船员们彻夜商讨,在一次次论证和否定中周密计划好沉桩顺序,由远及近,先易后难,不断调整船舶锚位,排除安全隐患,科学尝试,保证船舶施工安全高效。方案已经敲定,剩下的就得靠整个桩8团队的默契配合及对方案的认真落实。多年来的摸爬滚打,桩8团队早已在周利唐的管理下拧成了一股绳,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一个个迎刃而解,最终整个工程得以顺利完工。
今年,路桥建设桩8号已经31岁了,按照我们的说法已到耄耋之年。也许有一天,桩8号将不能再出海执行沉桩任务;也许有一天,船员们会离开这个团队。但是,我相信他们的精神和风采将会永远地传承下去,激励我们为中交路建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海上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日趋完善一锤一锤坚定地打下去。